作者|土豆
这个 8 月,哔哩哔哩打了个翻身(fān shēn)战。
根据 8 月 21 日公开财报数据显示(xiǎn shì),上半年 B 站净利润同比实现由亏转盈,而(ér)二季度 B 站的日均活跃用户达到了(le) 1.09 亿人,创历史新高,日均使用时长(zhǎng)超过 105 分钟,可见平台用户粘性之强。
与此同时(yǔ cǐ tóng shí),B 站在 8 月还先后邀请罗永浩、陈鲁豫(chén lǔ yù)与杨迪等 20 多位大咖入驻。
陈鲁豫(chén lǔ yù)《慢谈》首期对话易立竞、罗永浩《十字路口》首期(shǒu qī)对话李想、杨迪《迪听》对话金靖、于谦《多(duō)新鲜呐》对话刘恋,截止 8 月 22 日几期(jǐ qī)视频均破百万播放,最高峰值近万人(wàn rén)在线观看。

图片说明:B 站视频数据
早在(zài)今年 4 月,B 站就对外发布了对(duì)视频播客的扶持政策《视频播客出圈(chū quān)计划》,更是在 7 月再度重新加持这一(zhè yī)计划,向创作者提供十亿流量激励、AI 工具(gōng jù)协助与播客录制基地三重支持。
其他(qí tā)平台也不甘示弱,小红书📖在 8 月 4 日推出(tuī chū)「随时随地视频播客」鼓励创作者进行横屏视频(shì pín)创作并提供流量曝光;而抖音更是(gèng shì)早在去年以「抖音精选」的分身(fēn shēn)鼓励高品质中长内容创作。

图片说明:小红书📖(xiǎo hóng shū)「随时随地视频播客」
再结合今年 7 月头部(tóu bù)播客平台小宇宙三位高管离职事件(shì jiàn),这个时间节点上,视频播客的入局(rù jú)与加码显然别有深意。
平台加持之下(zhī xià),内容创作者为何会转身入局视频播客(bō kè)?视频播客与传统意义上的中长视频(shì pín)、播客有何不同?这一内容转向是摸着石头过河(mō zhe shí tou guò hé),还是下一个风口?

无利不起早
根据(gēn jù)相关报告数据显示,2024 年中文播客听众(tīng zhòng)预计达 1.34 亿,到 2027 年将预计达到(dá dào) 1.79 亿。
尽管市场很大,但相比于短(duǎn)视频,播客由于其特殊的音频形式(xíng shì)而无法快速变现,陷入了「做大蛋糕(dàn gāo)却没法分蛋糕」的局面,因此长期(cháng qī)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。
视频播客这一(yī)概念则集合了「视频 + 播客」的创作(chuàng zuò)理念,有效地结合了中长视频与(yǔ)播客的优势:比播客更有视觉丰富性(fēng fù xìng)与平台流量支撑,比短视频更有(yǒu)信息密度与深度,而在普通的(de)中长视频之上追求对话的共鸣。
那么(nà me)与其他形式相比,视频播客有什么(shén me)更大的优势?
首先,中长内容更(gèng)有利于人物 IP 的打造。多数视频播客以(yǐ)对话或单人形象呈现,尤其是对话性(duì huà xìng)节目同时形塑出创作者与嘉宾的 IP。
嘉宾(jiā bīn)可以利用中长内容的深度进行(jìn xíng)形象塑造与公关,而创作者 IP 以主题性(zhǔ tí xìng)的系列内容促成长期的发展。

图片说明(tú piàn shuō míng):Papi 酱《热烈欢迎》
最为典型的是 papi 酱的(de)《欢迎光临》,这一系列在 B 站收获了超(chāo) 3 千万的播放,而在抖音更是超过(chāo guò)了 1.8 亿播放,可以算作是视频播客(bō kè)成功的代表。
尽管这一系列节目并未(bìng wèi)将焦点放置于传统的深度对话(duì huà),而以生活化的主题与场景为主(wéi zhǔ),但仍然具有极强的 IP 吸附性。尤其是(shì)对嘉宾而言,让观众看见生活中(zhōng)的「自己」更为重要,而它恰巧并未以(yǐ)一种「严肃对话」的形式进行。
观众更是(gèng shì)在弹幕与评论区不停呼唤着(zhe)让某一嘉宾的「返场」或「登场(dēng cháng)」,比如作为 Papi 酱邻居的蔡明就先后(xiān hòu)来过两次,可见人物 IP 塑造带来的长久(cháng jiǔ)魅力。
其次,视频播客可以创造更为丰富(fēng fù)的广告转化,这种广告投放形式更为丰富(fēng fù)、分发途径更多元。
根据 RIVERSIDE 的分析显示(xiǎn shì),尽管音频播客由于其听众的高(gāo)专注度拥有更高的单次展示(zhǎn shì)价值,但是视频播客背靠平台,可以产生(chǎn shēng)更高的展示体量,最终总收入仍然(réng rán)远超播客。
进一步从目前的内容来看(lái kàn),后期的广告转化并不如传统内容(nèi róng)中的植入那样生硬,更像是一次(yī cì)品牌🃏的慢性「注射」。

图片说明:罗永浩视频播客(bō kè)《十字路口》B 站数据
比如罗永浩《十字路口》对话理想(lǐ xiǎng) CEO 李想,这进一步扩大了品牌🃏的价值(jià zhí)与个人 IP 的连接。
罗永浩先后在 B 站(zhàn)发布了多条视频预热,甚至将自己(zì jǐ)全平台名字都改成了「罗永浩的(de)十字路口」,并于 8 月 19 日发布约 4 小时(xiǎo shí)的视频播客。
4 个小时,不只是对(duì)罗永浩与李想的「人物改观」,同时更是(gèng shì)对理想的「品牌🃏改观」,通过其承载(chéng zài)着的个体经历中的诸多细节(xì jié)故事与品牌🃏发生连接,比广告更让人(gèng ràng rén)记忆犹新。

图片说明:山下有松视频播客《山下声(shēng)》周轶君对话韦唯
同时,也有一些品牌🃏(pǐn pái)通过自己的衍生视频播客来进行(jìn xíng)推广,如山下有松的视频播客《山下(shān xià)声》,视频播客将嘉宾形象与品牌🃏形象(pǐn pái xíng xiàng)绑定,品牌🃏的可视化效应更为凸显。
要(yào)把产品卖出去,代言与推广还不足以(bù zú yǐ),在这个时代更需要的是一个(yí gè)好故事和一个讲好故事的媒介(méi jiè)。

聊天亦是创作
视频播客的发展(fā zhǎn)不仅要考量到创作内容的质量(zhì liàng)与转化价值,更要考虑到内容制作(zhì zuò)的形式与条件。
首先需要考虑的(de)问题是,用户在何种情况下会观看(guān kàn)视频播客?
根据 Justpod 的年度报告数据显示,中文(zhōng wén)播客的收听人群以一线城市和(hé)新一线城市为主,他们接受过良好(liáng hǎo)的教育、对信息质量有严格的(de)要求。
而「耳👂朵经济」爆火的原因也(yě)正在于此,在城市中生活的(de)青年群体需要在间歇场景中,通过(tōng guò)媒介满足自我的知识获得感,能够(néng gòu)在各种碎片化的场景中汲取(jí qǔ)知识。
而视频播客正恰好延续了(le)这一特点,主题式对话、漫谈的(de)内容更为集中,观众即使在不观看(guān kàn)屏幕内容的情况下,也能跟上(gēn shàng)内容进度,这使得信息的吸纳变得(biàn dé)更为方便。
同时时长保证了其(qí)质量的可能,聚焦于某一小众(zhòng)的主题、人物使得信息宽度也得到(dé dào)了提升,专业度与内容丰富性促成(cù chéng)了持续观看的可能。

图片说明:《李诞的(de)播客》
与此同时,视觉的可见性让观众(guān zhòng)更有代入感,「看不看」的选择并(bìng)不是重要的,但间歇中的「看(kàn)」可以给观众创造更多感官刺激(cì jī)。视频播客中对话者间的互动、动作(dòng zuò)、表情都可能成为新的解读空间(kōng jiān)。
有个值得一提的现象是不少喜剧演员、脱口秀(tuō kǒu xiù)演员都是视频播客的最先创作者(chuàng zuò zhě),他们是视觉与语言艺术的最大受益者(shòu yì zhě),自然明白肢体、神态、语言在艺术语境(yǔ jìng)中的同等作用。
比如 8 月 22 日《李诞(lǐ dàn)的播客》首期视频播客登陆 B 站,杨迪(yáng dí)与李诞放松的对话让不少观众(guān zhòng)感到亲切,有观众喊话让李诞多拍点(pāi diǎn)视频播客。而此前李诞的播客只是(zhǐ shì)以声音切片的形式在其他平台(píng tái)上上传,并主要依赖声音形式。
这种(zhè zhǒng)视觉媒介也将为视频播客的(de)二次传播提供可能,通过视频的切片(qiē piàn)进行短视频化观点传播,将更(gèng)有利于观众被吸引。
不过这也带来(dài lái)了新的问题,创作者原先以声音(shēng yīn)创作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拍摄成本(chéng běn),更聚焦于内容创作,那么视频播客(bō kè)该如何摆脱创作技术的负担与(yǔ)压力,更专注于创作本身?
从概念(gài niàn)出发,似乎一开始视频播客并没有(méi yǒu)期望创作者能如同中长视频内容(nèi róng)那样,以视觉表达抓住观众。
在创作者(chuàng zuò zhě)端,视频播客很显然集合了最低(zuì dī)的视频创作成本和最大的播客(bō kè)创作质量。视频创作仅需要一个镜头(jìng tóu)和为每个嘉宾配备的麦克风即可(jí kě),而并不需要复杂的脚本和制作,但(dàn)却集结了最饱满的声音信息(xìn xī)。

图片说明:B 站「花生 AI」网传图片
而为了给(gěi)创作者提供更便捷和简易的创作(chuàng zuò)可能,B 站更是打出了 AI 协助的旗号(qí hào),根据 Tech 星球 7 月 7 日的消息,B 站将(jiāng)推出内部「代号 H」的 AI 创作工具来帮助(bāng zhù)创作者输出视频内容。本月也有消息(xiāo xī)称,B 站正在内测 AI 视频产品「花生 AI」。
AI 作为生产力(shēng chǎn lì)的引入,必将使得创作者摆脱了原先(yuán xiān)的技术焦虑,如拍摄、剪辑中的(de)诸多问题,专注于内容本身。这是从(shì cóng)播客制作中衍生出来的创作形式(xíng shì)转化,让创作者更聚焦于对话、表达(biǎo dá)与内容输出。
不过对于精品制作的(de)头部创作者而言,AI 最多只能是视觉(shì jué)上的辅助素材库,而它将会(huì)助力让更多普通创作者勇于闯入(chuǎng rù)这条赛道一探究竟。

后短视频(shì pín)时代的求变信号
事实上,视频播客并非(bìng fēi)是一拍脑袋办事。
B 站 2021 年就(jiù)曾发起「Bilibili 播客登陆行动」开启了沉浸(chén jìn)式听视频功能,以听视频寻求(xún qiú)赛道转变的可能。巧的是,抖音(dǒu yīn)也曾在 2021 年年底开始内测「听(tīng)视频模式」。
但这仍然将音频与视频(shì pín)两种形式进行了强制化的区分(qū fēn),并进一步缩小了播客的范围,将(jiāng)其局限于声音内容。
而统观全球视频(shì pín)播客市场,不少视频流媒体平台也曾(céng)在播客时长繁盛期时积极入局,但(dàn)视觉与声音的媒介并不是他们(tā men)关注的重点,而如何让创作者聚拢(jù lǒng)于平台成了关键。
最为典型的(de)是,Youtube 在 2022 年推出「YouTube Podcasts」鼓励播客创作者进行(jìn xíng)视频播客创作,还时常推出相关活动(huó dòng)来辅助创作者。这显然有先见之明,它(tā)在之后几年中,迅速超过苹果播客(bō kè)和 Spotify 成为播客市场中的头部平台(píng tái)。

图片说明:Youtube 推出的相关活动
回过头来看国内(guó nèi)的视频播客,目前仍然处于萌芽期,不过(bù guò) B 站的快速出手显然是在短(duǎn)视频时代红利期中「受尽了委屈」的(de)求变之举。
与 B 站这样长期以中长(yǐ zhōng cháng)内容用户为主体的平台相比,短(duǎn)视频的中长优质内容则主要依靠(yī kào)短视频在量上的堆积而(ér)形成。抖音甚至单独推出子品牌🃏「抖音(dǒu yīn)精选」平台,以刨除部分商业模块来(lái)打造内容,并与主平台共享流量(liú liàng)。
但 B 站本身有先天的平台优势(yōu shì),其核心用户本身就更适应中(zhōng)长内容观看,视频播客的大力推广与(yǔ)平台造势无疑刺激了站内的(de)优质内容创作,同时进一步激活了用户(yòng hù)粘性。
而从目前的内容数据来看(lái kàn),视频播客的数据与话题度都(dōu)远超预期,整体符合平台用户对中长(zhōng cháng)内容的期待与呼吁。这使得视频(shì pín)内容市场的天平从短视频向(xiàng)中长视频的倾斜有了可能,而(ér)这种可能更多地来源于视频播客与其他(qí tā)内容相比的优势。

图片说明:B 站的视频(shì pín)播客活动
作为视频流媒体平台,相比于(yú)多数播客按照时间轴分发内容以强调(qiáng diào)信息的新鲜、及时,视频播客更加仰仗(yǎng zhàng)流量与算法推荐来完成更大范围(fàn wéi)的推广,这一进步增加了视频播客(bō kè)在未来的商业价值与可能性。
不过从(cóng)目前各平台的发展来看,创作者与(yǔ)嘉宾自带的流量是视频播客传播(chuán bō)的主动力,「大咖」是传播的主要(zhǔ yào)条件。
同时,面对这一新形式,各大平台(píng tái)尚未出台具体的创作者分账机制,更(gèng)多依靠扶持计划和内容电商结合(jié hé)进行变现,整体仍然依赖于短内容中(zhōng)的转化模式,虽然也出现了如(rú)品牌🃏衍生视频播客这样的特殊产品(chǎn pǐn),但仍然不够。
如何通过形式上的(de)换血🩸、求变走得更远,并在(zài)原有短视频的思路里找到新(xīn)可能?这留下了更大的想象(xiǎng xiàng)空间,同时也不禁让人期待,后(hòu)短视频时代是否可能到来?
1 号结语(jié yǔ)
短视频时代,视频播客成为了高(gāo)信息密度与低创作成本的创新(chuàng xīn)内容形式。当创作者不断入局、各大平台(píng tái)争相布局时,可观的数据与转化(zhuǎn huà)使得这一形式上的创新创造了(le)更多价值与可能性。
但视频播客(bō kè)并不是一个新鲜事,在国外平台早已(zǎo yǐ)摸索好的完备之路上,不同平台(píng tái)如何以此求变并吸引更多创作者(chuàng zuò zhě),同时防止这一形式止步于此,成为(chéng wéi)了平台的新命题。
而作为观众(guān zhòng)的我们,是否会迎来一个局部内容(nèi róng)生态的革新?

《主编浅度》视频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