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扫毒风暴》一口气追到第九集,很明显(míng xiǎn)它在向今年最好看的长剧(zhǎng jù)猛攻了。
编剧表上《红蜘蛛》《征服》陈育新(yù xīn)赫然在列,一下解释了为什么这部(zhè bù)剧有非常强烈的年代纪实感,但(dàn)又包裹了当下犯罪题材的类型(lèi xíng)元素。
被观众吐槽的“镜头晃”风格(fēng gé),在我看来恰是一种“形式”——好像二十年前法制(fǎ zhì)频道纪实片跟踪大案要案的工作人员,随机(suí jī)发生了某个事件、出现了某个人物(rén wù),警察破门而入,记者也跟了进去。

但回想对《红蜘蛛》此类老剧的(de)印象, 案件/事件的叙事绝对在首要(shǒu yào),人物在次要。 那个机遇和风险都(dōu)极高的年代,人们无需品咂(zā)犯罪者的心事就能把戏看下去(xià qù)——因为现实本身太具有戏剧性,远远超出(chāo chū)了我们的认知。
而在当下刑侦(xíng zhēn)剧题材已经相当普遍(观众口味也(yě)早就挑剔)的环境中,如何突围,让(ràng)人追下去、看下去是要费很多功夫(gōng fu)的。(光凭第一集死个人怎么够?!)《扫毒(sǎo dú)风暴》正在提出一个更有意思的方案(fāng àn)。
“四大恶人”齐聚首
《扫毒风暴》的卖点(mài diǎn)首当其冲是段奕宏和秦昊两大影帝级(jí)演技。但我们先不谈这二位表现,看看(kàn kàn)剧中其他人物的设置。
毒枭一个一个(yí gè)出场。
《漫长的季节》中饰演恐怖养父(yǎng fù)的侯岩松,微笑着和你谈生意(shēng yì)。
《向阳·花》中饰演人贩子教父的钱漪(qián yī),微笑着和你谈生意。
《扫黑风暴(fēng bào)》中饰演变态儿子👦的吴晓亮,微笑着(zhe)和你谈生意。
《隐秘的角落》中(zhōng)饰演杀人数学老师🧑🏫的秦昊,微笑着开始(kāi shǐ)制毒。


本剧几乎网罗了近年塑造成功(chéng gōng)的几大恶人演员,让他们把“邪气(xié qì)”汇聚一堂,构成漫天铺地的贩毒网(wǎng)。
《漫长的季节》《隐秘的角落》《扫黑风暴(fēng bào)》不必说,大家都对“恶人”有深刻印象(shēn kè yìn xiàng)。之所以提到《向阳·花》中的钱漪,因为(yīn wèi)他的形象与台湾演员陈以文非常(fēi cháng)相似——陈以文的代表作是《周处除三害(sān hài)》……有了这熟悉的邪教统领形象(xíng xiàng),钱漪也打开戏路,开始扮演各种各样的(de)教父级恶人角色。

因此《扫毒风暴》对(duì)整个毒品网人物的构建,首先建立(jiàn lì)在深入人心的“观众缘”角色基础上(shàng)。一个新人物出现,人们都能唤醒(huàn xǐng)有关他的角色记忆,自动脑补了(le)他的邪恶可能,叙事深度自然延申(yán shēn)。
而当恶人们一个一个出场之后,观众(guān zhòng)有如顺藤摸瓜,牵出一整张海洛因势力网。一条(yī tiáo)粗藤上分叉出新的藤——秦昊扮演的(de)卢少骅,正在从走私向毒品伸手,构建(gòu jiàn)自己的冰毒新世界🌍。

两位演技派同台飙戏(biāo xì)
段奕宏不是第一次演警察,秦昊也不是(bú shì)第一次演恶人。《扫毒风暴》的难度在于(zài yú), 他们怎么和过去饰演的罪犯警察(jǐng chá)区别开来?
当这二位演员出场时(shí),我神奇地感到过去的角色在(zài)他们身上短暂汇聚了一下又消失(xiāo shī)了——他们很快进入新的故事,开始(kāi shǐ)戴上不同的面具。
段奕宏饰演的警察(jǐng chá),包含了过往角色的深度。对正义(zhèng yì)绝对的忠诚(你完全无法想象这张(zhè zhāng)脸会是一个坏人),但忠诚包含了(le)高昂代价。上半年的佳作《沙尘暴》中,段奕宏(duàn yì hóng)饰演一个因自己失误导致警局师父(shī fù)身亡的西部警察,浑不吝和忏悔(chàn huǐ)愧疚杂糅,加深了角色的复杂度。
秦昊(qín hào)的恶人角色,则涵盖在娄烨大部分(dà bù fèn)电影🎬中,主要表现为不负责任的渣(zhā)男,带有浓烈的情欲气息。而电视📺剧(diàn shì jù)中的他消除了电影🎬中的(de)魅感,通过形象颠覆——如《隐藏的角落(jiǎo luò)》中的秃头、《漫长的季节》中的(de)油肚,打破了电影🎬里的性感邪气(xié qì)。
在《扫毒风暴》里,秦昊的“邪”有(yǒu)一种综合。斯文的形象在先,压抑(yā yì)的底色在后。当他平静地(dì)处理各种变故,我们能感到这个人(rén)身上在聚一种“气”——我要掀翻世界🌍(shì jiè)、打破规则,重新构建新的秩序。

因此(yīn cǐ)在恶人的叙事线上,顺藤摸瓜找大恶人(è rén)在其次,秦昊如何崛起才是首要(shǒu yào)。他的贩毒起家包含了在走私(zǒu sī)家族生意上早已习得的世故老练(lǎo liàn),又有在真实社会人际网中的(de)种种怀才不遇。两种极端体验在不断擦(cā)出火花——新的冰毒在成为一种(yī zhǒng)隐喻,他将借此找到自己的发力点(fā lì diǎn),证明自己真正的价值。

而在《扫毒(sǎo dú)风暴》中,段奕宏保持了“浑不吝”的(de)熟悉感——正如秦昊保持了“冷静疯批(fēng pī)”——但他们重新塑造的善或恶(è)都加入了新的人性调味。例如(lì rú)段奕宏的正义里有为同僚的(de)复仇,而秦昊的恶人邪气中有自我(zì wǒ)的不甘和压抑、也有保护家人(jiā rén)的正义,隐隐作痛引领他们各自的行为(xíng wéi)深入。当他们眼神对视时,不仅是(shì)简单的正义和邪恶交锋——警察的(de)面具下藏着老卧底的熟稔,毒贩(dú fàn)的面具下有护卫家人的正当(zhèng dāng)。你无法简单地判断他们,只有紧紧(jǐn jǐn)跟着剧情继续探究二位的故事和(hé)内心。


让我印象深刻的两场戏(xì),分别是段奕宏和秦昊走入犯罪现场的(de)瞬间。段奕宏到达犯罪现场时,他从警察(jǐng chá)封好的线旁边绕了过去。同事(tóng shì)并不知道他是刚来的新警察,他也(yě)用这一举动表达自己是个(gè)不走常规路的侦探,会用(yòng)自己特别的方式对待大案要案。

而秦昊(qín hào)扮演的卢少骅来到合伙人被杀现场(xiàn chǎng),他掀开帘子,被吓到转了(le)个圈出去。那种本能的“善”的(de)反应,一下打消了人们对他的(de)恶人预设——证明这也是一个普通人(pǔ tōng rén)。

这二位演员在分别到达犯罪现场的(de)瞬间,势均力敌地展现了他们的演技(yǎn jì)。看似很小的一个动作,但像角色(jué sè)习惯一样嵌入他们的行为体系中(zhōng),自动带出人物性格。而假设我们在(zài)同类题材剧集中看到相似的场景,恶人(è rén)将勇敢直视现场,警察将正气凛然步入(bù rù)——这就是演技上的套路和陈词滥调(chén cí làn diào)。 好演员会打破陈词滥调,通过自己的(de)设计把人物的弧光显现。
多线叙事(xù shì)的复杂
有了诸位精彩配角和(hé)两大影帝级主演的加持,《扫毒风暴(fēng bào)》显现出比同名IP《扫黑风暴》更加精炼明快(míng kuài)的叙事结构。
在警察这边,段奕宏和(hé)刘欢分两条线,既有合作又有对抗。他们(tā men)是不同性格的警察,将会因各自(gè zì)使命和过往经历不同,呈现出一定纷争(fēn zhēng)。
在毒贩这边,秦昊和其他各大恶人(è rén)分两条线,他们因一起杀人案交错,秦昊(qín hào)饰演的卢少骅开始介入毒品生意借此(jiè cǐ)翻身,而传统的海洛因势力受到威胁(wēi xié)也加大打击力度,恶与恶同时(tóng shí)较量。
善恶两边各自有就纠缠有(yǒu)合作有对抗,当他们都处于风暴(fēng bào)中时,人们各自也无法看清迷雾(mí wù),只能由自己的选择引领判断—— 观众(guān zhòng)跟随的,是多种未知。

这样构建的(de)叙事网络,将不再是简单的反转(fǎn zhuǎn)再反转,或者简单的大恶人一个(yí gè)两个印象深刻,而是每个人都在(zài)努力💪从网中跳脱出来,证明自己选择(xuǎn zé)的可能性,但又宿命一般落入凡尘(fán chén)被各种元素牵制。
在此我不得不(bù dé bù)提到一个亮眼的配角,黄毛。他是(shì)婚礼上的新郎官,家族中的傻(shǎ)儿子👦。但这个傻儿子👦在一场和(hé)岳父警察对抗的戏中展现了(le)自己的压抑和不甘——他相当直率(zhí shuài)地道出岳父虚伪的本质,也勇于(yǒng yú)直面自己的懦弱和暴力。演员的(de)表演和角色的对白、行为设计都(dōu)赋予了人物纵深感——他既不是简单(jiǎn dān)的蠢坏,甚至还有些呆萌,但正是(zhèng shì)这样处在人性模糊边缘的人物能够(néng gòu)引发我们的好奇和同情。

以黄毛(huáng máo)为例,《扫毒风暴》中除了典型的恶人(è rén)角色,许多配角都有纵深感。张世演的(de)制毒“老鬼”,刘欢演的自负警察,都有(yǒu)忽而善忽而邪的矛盾。在这些(zhè xiē)叙事推进中,可以明显看到创作者们(men)在力图打破刑侦剧题材的套路(tào lù)——不是所有人都黑白分明的,当我们对(duì)众生保持同等的怜悯,犯罪题材不是(bú shì)一个终极目标,而是深不见底的人性,在引领(yǐn lǐng)我们通往故事的终局。